对野生动物过度保护是否可行
发布时间:2014-01-24 新闻来源:新华网
据了解,随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部分野生动物种群快速增长,已对生态保护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原本濒临灭绝的生物却一下子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位家在宁夏的环保英才网的同事说现在开车沿着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路往上行驶,除了高低交错的植被外,进入视线最多的当属岩羊了。它们或三两结伴,或几十成群,或跳跃在峭壁之上,或穿梭于道路之间,成为贺兰山最为灵动的一幅画面。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生存委员会列为低危物种。贺兰山作为岩羊一个重要的集中分布区,也是岩羊分布的最北缘和最东缘。
数据显示,1983年贺兰山保护区岩羊的种群数量为1580只。据保护区的保守估计,目前岩羊数量已有30000只左右。面对岩羊种群快速增长,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专家提出了“贺兰山岩羊生态威胁论”,认为贺兰山岩羊迅速增长会对其他动物种群、山体植被等造成一定威胁。
在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内,岩羊是最具种群优势的野生动物,其数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其他野生动物生存空间。
“马鹿、马麝和岩羊一样,同为食草动物,处于同等生态位上,但后者数量的快速增长已制约了这些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长期致力于贺兰山岩羊研究的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刘振生说。
不仅是岩羊,近些年不少保护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一些野生动物的强势增长,引发了一些业内人士担忧,野生保护动物种群一“护”到底的现状是否应该调整?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